吴江区莘塔幼儿园6月叶氏课题学习资料: 《浅谈农村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日期:2023-06-13 09:51:29  浏览量:177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过。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人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还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幼儿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得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从小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发展大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当前,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无疑为我们提高幼儿素质提供了条件。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那就是由于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独霸,为我独尊等不良倾向。在农村,一些父母存在着教育能力的贫乏,对养成教育的轻视,一些教师重视知识的灌输,轻行为习惯的养成,再加之社会种种不良现象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心灵状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当我们和家长谈到幼儿的习惯时,家长却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神态。的确,吐一口痰,扔一片纸,仪表不整,行为不文明等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眼中确实是不起眼的事,认为只要孩子聪明,学习好就行了。可他们未曾想过,成人对这些小事漠然处之,孩子就会习以为常,集小成大,聚少成多,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以后纠正就非常困难了,岂能谈得上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素质呢?幼儿阶段是人生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将会学习到人与人之间忽然互助,团结友好,热情处事等简单的做人之道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初步养成及多种能力的逐步培养,这些都让他们终身受益。然而,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我们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和以为中班孩子的母亲,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以:“怀揣一颗童心,倾注一片爱心,撒播一腔诚心,一切为了孩子”勉励自己,在工作中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那么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什么呢?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首先应该明白:明确大、中、小班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比如小班应该以学习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自理能力、卫生教育、尊敬长辈、有礼貌等的教育都应该给孩子一种感受,特别是靠老师和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而到了中班,就要在小班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幼儿的礼貌交往。特别是中班幼儿活动能力增强而言语明显滞后于动作发展,就造成了孩子 “掐人一下”“摸人一下”等攻击行为的假象,其实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是想交往。我们应该通过故事或者游戏告诉孩子“想跟谁玩儿应该怎样说”“想得到某样东西应该怎么要”的方法。到了大班,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虽各有侧重,但这些内容都要从小班起开始渗透,如果一开始不教育,一旦形成了不佳的第一印象再改正极为困难。

那么,在生活中,要如何对幼儿进行好习惯的培养呢?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言传身教还是会胜过那些空洞的规则,会“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每一位孩子。每一位带过小班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刚入园加入集体生活的孩子们时时、事事模仿自己的老师,把自己一天来在幼儿园观察到的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语气语调,活灵活现的表演给家长或是在同伴游戏中再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不光是班上的老师,但凡是孩子身边的成人都应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因为一个整体,成员之间是 会相互影响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要注意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如要求孩子搬椅子轻搬轻放自己也要轻搬轻放;要求孩子在教室里轻声说话自己也不能大声喧哗;要求孩子懂礼貌自己也应带头使用礼貌用语等,自己要和其他老师要求一致,不断的在生活中强化培养。

教师和家长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良好的进餐习惯、如厕习惯、午睡习惯等,这时,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等幼儿情绪逐渐稳定后,再帮助其改掉一些不良习惯等等。
    其次,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孩子。有这样的一首儿歌:老师的眼睛真美‘走路时 我 摔倒了,老师用眼睛对我一笑,我就不疼了;老师的眼睛真亮,提问时我怕了,老师用眼睛鼓励我,我变的勇敢了;老师的眼睛真大,把全班的小朋友都装在里面,谁的辫子散了,谁的扣子掉了,谁的鞋子穿反了,衣服湿了,老师的眼睛都知道。说明教师的鼓励产生的作用是很大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同时又是十分脆弱的。幼儿身上的闪光点犹如那小小的露珠,需要家长和老师加倍呵护,要是再经过“放大”,那就会变成学习的动力、积极的上进心,这些孩子就会在成人的欣赏和关爱中获得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自信的人。陈鹤琴也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的”。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和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常常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的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拾干净。”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当你注意到某些幼儿上课坐姿不端正时,你说一句,看某某坐的姿势真漂亮,幼儿都坐好了。当然多表扬并不代表不批评、不惩罚。

第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的书写姿势,倾听的好习惯,阅读的,集体活动中的坐姿、爱动脑筋等等。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针对该年龄段的特点,我们不如灵活的运用方式方法,“要求”“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给他们。比如:通过故事《猪八戒吃西瓜》、《瓜瓜吃瓜》教育孩子果皮应入垃圾箱;通过儿歌轻轻教育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学会小声说话等等。

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从现在标准来看,培养幼儿成为现代文明人,将来成为世界的有教养的人才,养成教育成为素质高尚人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一定意义上分析看,社会越是进步,科学越是发展,就越需要重视“养成”教育。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养成教育,使德育具有根基;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