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莘塔幼儿园6月课题研讨: 《立足儿童本位的农味生态课程实践与研究——<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背景下的自然角观摩研讨活动》
日期:2023-06-13 10:10:50  浏览量:178

课题名称

《立足儿童本位的农味生态课程实践与研究》

活动主题

“农味”生态课程

活动时间

2023.6

地点

莘塔幼儿园

活动形式

观摩与研讨

参与人员

全体教师

人数

35人

主持人

陆霞萍

记录人

邱雨薇

活动
内容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背景下的自然角观摩研讨活动

活动
目标

1、在观摩中发现的亮点或存在的问题。

2、给观摩班级提建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有初步探究能力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这句话的关键之处在于“亲历性”和“探究性”。为更好地发挥自然角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功能,拓宽幼儿视野,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良好习惯,本着孩子的发展需要入手,我园开展了自然角观摩活动。

各班教师结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充分利用各类动植物资源,做到了将自然物融入环境布置,并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展了师幼共创活动。

活动观摩的过程中,各班教师详细介绍了自然角的创设思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材料投放、环境创设等角度,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创设了独具特色的小角落。教师在观摩中互相学习、交流、分享,在自然角的创设和管理上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意。

大班组自然角推荐:

(小五班)

1、自然角的整体生态环境赏心悦目,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自然氛围。具有观赏性、探索性、互动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幼儿对自然角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区角内容丰富,规划合理。包含不同的功能区:观赏区、种植区、实验区、工具区、记录区、饲养区,幼儿能够在自然角亲自种植、观察、记录、养护动植物等,切实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成果。

3、自然角环境的各个区域都渗透了幼儿亲身参与到活动中的留痕,能够在环境中感知幼儿参与自然角养护的过程性和持续性。

(小三班)

理由:室内外及户外均形成区域联动,有一定的班级特色。

班级外长廊由于环境限制(没有阳光),教师没有一味追求传统的自然角设置方法,而是在走廊中设置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种子培育站,以水培和土培进行种子培育和观察记录活动。同时在室内设置了与之相关的科学区、美工区、阅读区,活动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性,形成室内外区域联动,并与班级户外种植区域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班级特色活动。

(中一班)

1、自然角内容丰富,有不同的功能区,种植区与户外种植有联动,且有持续性。

2、根据年龄特点有种植、实验、记录等内容;过程性的痕迹明显且丰富,可以看出幼儿参与的痕迹比较多,幼儿的表征性作品也多。

3、自然角与班级区角有联动,其中与美工区的联动教明显。

(中五班)

1、自然角有不同的功能区,种植区与户外种植有联动。

2、幼儿参与的痕迹较多,同时可以看出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幼儿的记录方式也比较灵活可变,形式新颖。

3、开展了堆肥活动,肥料可用于自然角的植物与户外种植区的植物,能推动活动的持续进行。

(大四班)

植物角亮点鲜明,幼儿采用不同的形式种植“核桃”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幼儿参与的痕迹相对而言比较明显,比较多,墙面粘贴的每天记录表不同于以往的本子记录,耳目一新。但在自然角陈列和观赏性上可以进行稍加改进,增加色彩。

(大一班)

自然角内各功能区内容丰富,在陈列摆放和观赏性上色彩鲜明,以“花生”为主题,采用不同形式的培育方法,直截了当,给幼儿不一样的种植观察体验。

但是在幼儿参与性和记录方面可以增加内容,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

经过年级组推磨式观摩推荐和行政组整体观摩推荐,从自然角内容、功能的丰富性;符合年龄特点、富有班级特色;提供管理空间与材料,幼儿活动痕迹;自然角活动的持续性等方面综合评选,最终选出大1班、中1班、小5班进行园级经验分享。




此次观摩交流活动,是一次智慧的碰撞,让老师们得到了一次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使老师们在自然角的创设和管理上有更多的思考和创意,从而使自然角真正成为幼儿观察探究、学习科学、走进自然的一个多彩空间。

 




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环境的点缀和装饰,而是一种活动的课程,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在实践中,我们引导幼儿一起参与到创设和管理中来,灵活运用多种教育策略、适时调控,努力实现自然角的教育价值最大化。